执业准则国际趋同经济交流排除语言障碍
五年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全面推进诚信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考试制度完善、准则建设、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和新业务拓展等各领域工作,成效显著。继上期之后,本报继续推出“十二五”期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成就巡礼。本期内容的关键词为准则国际趋同和考试制度改革与完善。
会计和审计信息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只有“语言”趋同,跨国并购、上市重组等经济活动才能更加顺畅。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高度重视执业准则规则建设工作,着力推动中国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持续动态趋同。注会行业继续深化实施准则国际趋同战略,在参与国际标准建设、等效谈判、推进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
持续推进执业准则动态国际趋同
五年来,中注协不断推进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和落地生根。为推进新审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实施,中注协制定相关实务指南和问题解答,提高注册会计师理解和执行准则的能力;配合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指导注册会计师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及时制定专项业务技术指引,保障新业务拓展所需要的执业规范供给。
按照执业准则国际趋同战略要求,中注协借鉴国际审计准则明晰项目的最新成果,修订3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新审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同时,中注协制定相关实务指南和问题解答,密切跟踪研究审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发布职业判断指南,并积极开展了新审计准则培训工作。
为配合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中注协于2011年10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基础上,补充和细化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各个关键环节。2011年12月,中注协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2015年2月,为了进一步指导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贯彻内部控制审计思路,解决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实务中遇到的问题,防范审计风险,结合行业执业实践征集会员有关需求,中注协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问题解答》。
另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中注协根据行业业务领域的新要求、新特点,制定了一系列专项业务技术指引,建立发展起涵盖各新型业务领域和技术要求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为注册会计师以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和行业公信力服务国家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全面具体的指导。其中包括:为配合医疗制度改革,制定《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与修订后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同步发布;制定发布《基金会财务报表审计指引》,提升基金会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结合外汇年检审核业务的新要求,修订发布《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权益确认表审核指导意见》;积极跟踪高校会计制度的修订进程,制定发布《高校财务报表审计指引》;制定发布《商业银行审计指引》,对注册会计师从事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作出指导;研究起草《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为事务所承办相关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提高注会行业的国际话语权
为提高我国注会行业的国际话语权,中注协成立了国际审计准则研究组、职业道德问题研究组,制定相关工作规程,规范和加强对国际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守则项目的跟踪研究工作;密切跟踪研究国际审计准则、国际职业道德守则、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发展动态,建立了意见反馈机制和委员支持机制,就相关国际准则征求意见稿及时研究并提出反馈意见,并派员参加相关国际会议,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提高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
此外,在实现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基础上,为积极巩固国际趋同成果,我国注会行业在等效谈判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2011年9月5日,中注协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在香港签署审计准则持续等效联合声明,确认新修订的内地审计准则与香港审计准则实现持续等效。2011年11月7日,双方在北京签署职业道德守则等效联合声明,确认内地职业道德守则与香港职业道德守则实现等效。在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越来越多的内地在港上市公司按照内地审计准则进行审计。
据统计,截至2015年2月,在204家H股年报审计中,共有45家是按照内地审计准则审计的。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规定,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必须按照香港审计准则或国际审计准则审计。但是,对海外公司,可采用香港联交所认可与香港审计准则或国际审计准则等效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审计准则进行审计。目前,香港联交所认定下列国家的审计准则符合此要求: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新加坡、英国、美国和中国大陆地区。这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审计准则已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并驾齐驱。
中注协还翻译出版了中国准则英文版,同时也翻译出版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准则出版物,加强相互借鉴和交流。比如,为满足内地注册会计师从事涉外企业审计的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走出去”,中注协于2011年先后翻译出版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英文版)》、《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应用指南(英文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英文版)》。2013年,中注协翻译出版《国际审计准则(2012)》和《国际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2012)》中文译本。2014年,中注协翻译出版并向广大会计师事务所赠阅《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指南》和《运用国际审计准则执行中小企业审计指南》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出版物。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提高中国注会行业的国际形象,中注协持续推进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并制定相关讲解和问题解答。2009年10月,中注协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全面趋同。为帮助注册会计师贯彻守则精神,中注协于2011年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讲解》。2014年,针对注册会计师理解和执行职业道德守则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注协又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问题解答》。
执业准则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执业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任务光荣且艰巨,既包括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和趋同,也包括制度建设的创新与完善,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动力。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注协总结了几点经验与启示。
第一,把执业准则建设与国际趋同作为中国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国际经济合作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
历史经验表明,审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社会经济越简单,审计风险越低,审计准则体系就越简单;相反,随着社会经济日趋复杂,审计风险日益加大,客观上需要一套更为完备的审计准则体系,这也说明准则体系的建设,需要随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新规则,不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完善。
积极推动准则国际趋同战略,既是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透明度的有效方式,也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现实要求。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的融合,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准则国际趋同战略,减少“语言”的障碍,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准则体系的建设和国际趋同,应当始终为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的大局服务,将审计准则建设与国际趋同作为中国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国际经济合作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
第二,科学的准则制定组织和程序是准则质量的保证。
审计准则体系涉及投资者、注册会计师行业、企业等各方面的利益,具有很强的利益相关性。科学民主的准则制定程序,是保证准则质量和充分体现各利益相关方意志的关键。在审计准则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中注协充分关注社会各方的诉求,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多次召开论证会,充分汲取各方意见,多次面向行业、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审计准则公开征求意见,并对各方反馈意见,进行逐一论证、研究和处理,体现了科学民主决策的精神。
就准则国际趋同的问题,中注协与国际准则制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沟通,并就中国政府和行业组织对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方针和策略、准则国际趋同面临的若干技术与非技术困难、中国审计准则项目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详细比较和差异原因,以及重点未决问题等专题,与国际审计准则制定机构举行工作会谈,解释我们的主张,得到他们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第三,准则建设必须坚持维护公众利益的宗旨。
注册会计师行业担负着对会计信息质量审计鉴证的职能,具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作用。为此,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需要始终把维护公众利益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强调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的担当,更加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要求,更加严格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记录的质量要求,始终把对公众利益的维护作为准则的衡量标尺。
第四,在推进准则国际趋同战略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国际准则的本土化问题。
国际准则是以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环境和会计模式为参照系的。对于新兴经济体、经济转轨国家以及非英语国家或地区而言,国际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从会计职业的执业实践中总结形成的,具有“舶来品”的色彩。尤其对我国来说,语言、文化传统、法律环境等方面都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如何实现准则的本土化,将国际准则这一“舶来品”转化为广大注册会计师的自觉实践,把准则国际趋同的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我们推进准则国际趋同战略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